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320篇
  免费   45369篇
  国内免费   25408篇
耳鼻咽喉   4388篇
儿科学   7172篇
妇产科学   2754篇
基础医学   25167篇
口腔科学   8375篇
临床医学   52036篇
内科学   35351篇
皮肤病学   4610篇
神经病学   9892篇
特种医学   17778篇
外科学   38610篇
综合类   123928篇
现状与发展   105篇
预防医学   49733篇
眼科学   5135篇
药学   52948篇
  723篇
中国医学   46909篇
肿瘤学   19483篇
  2024年   989篇
  2023年   5246篇
  2022年   13865篇
  2021年   17117篇
  2020年   14965篇
  2019年   7905篇
  2018年   8705篇
  2017年   12211篇
  2016年   8969篇
  2015年   17067篇
  2014年   21844篇
  2013年   28038篇
  2012年   41068篇
  2011年   43252篇
  2010年   39093篇
  2009年   34871篇
  2008年   36023篇
  2007年   35161篇
  2006年   30659篇
  2005年   23901篇
  2004年   16709篇
  2003年   13789篇
  2002年   10568篇
  2001年   9592篇
  2000年   7181篇
  1999年   2449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76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6篇
  1965年   38篇
  1964年   37篇
  1963年   38篇
  1959年   62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1956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同椎体一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联合对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对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5~12 月收治的 67 例胸腰椎 OCVFs 患者。其中试验组 (改良一侧 PKP 联合对侧 PVP) 31 例,对照组 (传统双侧 PKP) 36 例。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率、Cobb’s 角矫正情况以及椎体前缘和中部的高度变化,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试验组手术时间 (33.35±11.34) min,术前与术后 7 天 VAS 评分分别为 (7.60±2.34) 分和 (1.95±0.63) 分,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 (18.78±3.07) mm 和 (28.22±4.98) mm,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 (19.21±4.35) mm 和 (30.82±3.31) mm,Cobb’s 角分别为 (26.84±4.79) °和 (13.66±3.13)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 (42.10±12.26) min,术前与术后 7 天 VAS 评分分别为 (7.85±1.87) 分和 (2.11±0.45) 分,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 (20.31±4.76) mm 和 (26.76±2.21) mm,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 (20.88±3.16) mm 和 (29.79±1.96) mm,Cobb’s 角分别为 (25.13±3.02) °和 (13.38±1.21) °。两组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Cobb’s 角、VAS 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所有患者两侧缘高度改善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但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Cobb’s 角度、VAS 评分的恢复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共有 9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 (试验组 5 例,对照组 4 例),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一侧 PKP 联合对侧 PVP 与双侧 PKP 术式均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同时两种术式对疼痛改善程度、伤椎的复位效果以及骨水泥渗漏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良一侧 PKP 联合对侧 PVP 在手术操作时间上明显优于双侧 PKP 术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50例。A组为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77.74±6.53)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17例,B型19例,C型14例。B组术前30 min静滴TXA 1 g,共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79.25±6.55)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19例,B型15例,C型16例。C组术毕在骨折断端筋膜处注射TXA 1 g,共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龄(74.35±5.97)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13例,B型22例,C型15例。D组术前30 min静滴TXA 1 g,术毕在骨折断端筋膜处注射TXA 1 g,共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76.62±6.21)岁,骨折按AO/OTA分型:A型21例,B型18例,C型11例。记录各组总失血量、隐形失血量;术后1天和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并发症发生率及输血率。结果B组(815.33±278.79)ml、C组(935.15±207.54)ml、D组(795.56±243.18)ml的总失血量低于A组(1096.88±223.79)m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B组(501.95±260.72)ml、C组(679.22±215.64)ml、D组(456.18±215.64)ml的隐性失血量低于A组(832.60±253.41)m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1天B组(110.84±11.73)g/L、C组(105.26±13.70)g/L、D组(109.40±13.81)g/L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A组(103.68±10.85)g/L,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C组相比,B组与D组在降低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更有效果。术后3天四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使用TXA均可降低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对术后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静脉或联合应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93.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日益上升[1-3].肱骨近端骨折中约20%为移位明显的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以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为代表的锁定钢板具有成角稳定、解剖设计等优点,是目前首选的固定材料[4-11].但临床研究发现手术治疗的并发症高达50%,包括肱骨头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螺钉切出等[12-14].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和内侧支撑不足是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15-18],增强肱骨近端骨内支撑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稳定和防止并发症.肱骨距螺钉、骨水泥填充、异体骨支撑、可膨胀钛网以及特殊钢板等都是目前最常用的肱骨近端骨折增强内固定手段.笔者拟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迟发性硬脊膜撕裂(late presentation of dural tears,LPDT)所致脑脊液漏的发病及治疗方法,为临床管理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腰椎组进行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信息和脑脊液漏情况,根据随访情况及复查情况分析并查找具有LPDT的患者及其治疗方式、并发症以及临床结局。结果共2359例腰椎术后患者纳入研究,脑脊液漏患者共43例(1.82%),术中或术后5天内出现的硬脊膜撕裂(dural tears,DT)伴脑脊液漏患者36例(1.53%),术中发现DT 23例(0.98%),LPDT所致脑脊液漏患者7例(0.30%),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周、4个月行局部清创+硬脊膜修补手术,5例经卧床休息保守治疗,5例恢复在良好及以上,2例恢复较差,而非延迟性脑脊液漏患者术后恢复未发生较差结局。结论术中未被识别的LPDT所致的脑脊液漏在脊柱术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并发症,需要提高临床认识和予以恰当的治疗,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当提高警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减少长期后遗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肿瘤位置、最大直径及甲状腺外浸等临床病理特征与甲状腺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研究分析初次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运用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前上纵隔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 结果 肿块位置、最大直径、数量、腺体外侵、受累腺叶数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以及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中,只有VI区淋巴结对前上纵隔淋巴结状态有影响;60例患者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0/60(16.67%)。相关因素的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对比:≥55岁vs <55岁(20% vs 16.36%, P<0.05);肿块位于下极 vs 上极 vs 中极(P>0.05);最大直径≥1.5 cm vs 最大直径<1.5 cm(18.18% vs 15.79, P>0.05);单灶 vs 多灶(21.88% vs 10.71%, P>0.05);单叶 vs 多叶(17.5% vs 15%, P>0.05);男性vs女性(20% vs 15.55%, P>0.05); Ⅵ区淋巴结阳性vs 阴性(24.43% vs 3.57%, P<0.05); 结论 总体来说,甲状腺乳头状癌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本研究发现VI区淋巴结状态可能与前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未来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 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 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 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 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 结果 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 <0.001)、24 h(P =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 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 <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 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 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 <0.001);各时间点HBO 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 <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 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7.
背景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出现反复喘息,且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水平升高。而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关于其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改善婴幼儿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症状及减轻反复喘息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连续纳入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期,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颗粒(4 mg)12周,1次/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12周,1次/d。对两组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进行评估。随访9个月(Ⅱ期),观察Ⅰ+Ⅱ期反复喘息人数和医疗资源应用情况等。依据意向性分析(ITT)原则,应用全分析集(FAS)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86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完成Ⅰ期研究的患儿为89例,对照组为90例;治疗组完成Ⅰ+Ⅱ期的患儿为84例,对照组为86例。治疗组平均依从性为97.8%(7 560/7 728),对照组平均依从性为97.4%(7 690/7 896),两组患儿平均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7)。在Ⅰ期研究期间,两组无症状天数、日间无症状天数、夜间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Ⅰ+Ⅱ期),治疗组RSV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息患儿出现2次及以上喘息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14,P=0.02)。Ⅰ+Ⅱ期研究期间治疗组医疗资源应用人数、β-受体激动剂应用人数、糖皮质激素应用人数、住院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事后亚组分析中,治疗组有湿疹史与父母哮喘史的患儿中无症状天数〔(49.7±20.2)、(51.3±20.9)d〕多于对照组〔(36.3±20.4)、(37.8±19.3)d〕(t=2.19,P=0.03;t=2.24,P=0.03)。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患儿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两组间胃肠道紊乱、皮疹、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χ2=0.03,P=0.86;χ2=0.15,P=0.69)。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4 mg)12周不能改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但能降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次数。口服孟鲁司特(4 mg)有一定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和开发支持中医和现代生物医学本体和术语集的语义标注系统。方法以MedPortal本体库和中医临床术语集等为术语资源库,设计语义标注系统工作流程和功能框架,并开发Web应用系统。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中医药文献语义标注系统,支持语料库管理与维护、术语词典管理、语义标注和语义检索等功能,既可以为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抽取算法研究提供训练集,又能实现语义层面的多来源数据集成与知识融合。结论该中医药文献语义标注系统设计方案已经过实际项目验证,可为其他同类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槲皮素的干预作用,探讨槲皮素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雄性健康SD大鼠通过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30只;槲皮素低剂量组和槲皮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槲皮素10、50 mg/(kg·d)腹腔内注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7 d;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第6小时、1天、2天、3天、7天通过前肢放置试验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缺损,采用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肿周围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在脑出血后第3天、7天及槲皮素高剂量组在第2天、3天、7天的前肢放置试验评分和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在第3天、7天及槲皮素高剂量组在第1天、2天、3天、7天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槲皮素能减轻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